發布時間:2022-06-11
新聞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網站管理員
瀏覽量:5423
“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政策解讀
1.“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的概念
“三供一業”是指國有企業承擔職工家屬區的供電、供水、供氣和物業管理。“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指國企(含企業和科研院所)將家屬區水、電、氣(暖)和物業管理職能從國企剝離,轉由社會專業單位實施管理的一項政策性和專業性較強、涉及面廣、操作異常復雜的一項工作,習慣上我們將供水、供電、供氣(暖)與物業分離移交工作,簡稱“三供一業”移交工作。
2.“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意義
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制約著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加重企業負擔,影響公平競爭;企業難以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影響產權制度改革及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難以建立市場化優勝劣汰機制。因此,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內容,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還是重大的民生工程。
(1)中央深化企業改革的要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既是一項政治任務,更是一項重要的經濟任務。國務院先后下發了《關于印發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16]19號)、《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6]45號)文件,文件要求,要加快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
(2)職能、角色的回歸。國有企業不再承擔與主業發展方向不服的公共服務職能。該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公益服務如教育、醫療等服務要回歸政府,企業重點做好生產經營。
(3)福利顯性化。社會強調平等、公正,“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減少隱性福利,避免了國有資產的流失。2019年起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國有企業不得在工資福利外兌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進行補貼。
(4)實現專業化社會化管理。對相關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的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執行地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臺的相關標準和政策,按照技術合理、經濟合算、運行可靠的要求,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
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央企、省企減輕負擔、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公平地參與市場競爭,成為市場競爭的真正主體,也有利于整合資源改造提升基礎設施,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改善職工居住環境,是實現公共服務專業化必然要求。“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更有利于發揮專業、行業管理優勢,實現國有資產價值最大化。